阅读历史
换源:

第二百六十九章 三教合一

作品:签到诸天从笑傲江湖开始|作者:局中秘|分类:同人轻文|更新:2023-12-11 17:01:16|下载:签到诸天从笑傲江湖开始TXT下载
听书 - 签到诸天从笑傲江湖开始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能在这个中武世界能碰到全真龙门派法脉、伍柳派的远祖张静虚的传人,真是意外之喜。还有少林妙谛大师、武当愚茶道长在场,自己又接触过伍柳派的理论体系和苏劫修炼的大概道路,正是可以一起参详论道,交流修炼先天内丹的绝好机会。

沈飞心中当即有了决定,说:“两位岛主、妙谛大师、愚茶道长。无论是北宗五祖七真,还是全真龙门派、南宗五祖修金丹大道都主张三教合一、仙佛同宗,我手中有些宋代道藏心得、和重阳真人的功法传承,不如我们抛开门户之见,参详一下这金丹大道如何”?

听得沈飞这话,几个人互相用眼神询问,崆峒派清空道长先说话了:“崆峒虽然作道士打扮,丹道传承确是没有的。沈掌门要与各位交流丹道修行,我就不占便宜了,还是继续去参详这套《侠客行》武学吧”,说完就离开了。崆峒派祖师唐代飞虹子曾在少林学艺,后来隐居崆峒山创派,确实不习内丹,这样的交流他不适合参加。

龙岛主说:“全真龙门一派是长春子丘真人所创,我们所得是张静虚真人所传,对南宋重阳真人开派的丹法所知不多,我们也看到过今世陆西星所创西派丹法,与我们所学大同小异。沈掌门手中有南宗传承和重阳真人功法传承,正是我们所缺,若能互通有无或许真能修成金丹大道”。

沈飞沉默不语,自己刚才说的宋代道藏心得可不是南宗的传承,而是指《九阴真经》,这就是黄裳阅读修编《万寿道藏》后入山整理几十年的所得。当然南宗五祖的一些大路货著作修道的人都是熟知的,最多理解有些差异,也不希罕。

愚茶道长也兴奋地说:“武当派除了武功以外,内丹一脉张静虚道长在山上隐居时也留下了一些全真龙门派的传承,另外三丰祖师偶得火龙真人传承扶摇子睡功胎息诀,作《蛰龙吟》。

自钟吕至扶摇子、南宗诸祖,都是师徒秘传,非资质极高者不能修炼,。自重阳真人立全真派,才广开山门,成了一个教派。能获得全真派功法,把我们所知合起来,即便还不能修成金丹大道,也定能大有收获”。

确实从钟离权到吕洞宾、陈抟和南宗五祖,丹法都是师徒秘传,而且择徒极严,有“钟离权十试吕洞宾”的传说。张伯端三次所传非人,反而遭祸。回想起师父的叮嘱“异日有与汝脱缰解锁者,当宜授之,馀皆不许”,才传给了帮他解脱流放的石泰,选对了传人,有了南宗二祖。

不仅南宗历代师徒秘传,龙门派张静虚传下来的演变成伍柳法的丹法也是这样,那些唐末到北宋著名修炼丹道的高人甚至根本都不是官方在册的道士,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教派组织,直到王重阳立了全真派,才算是有了一个专门修炼内丹的大规模道教团体。

全真派广开山门,尊钟离权、吕洞宾为祖师,而忽视了在宋代影响极大的陈抟,不是因为陈抟的丹道不行,相反同时代的苏澄隐曾称赞“先生系以造化为炉,以天地为鼎,以日月为药,以先天为归。复以无身为身,无生为生,无修为修,无心为心,无意为意,无极为极”,正是现代道教学者萧天石归纳的“最上一乘”的丹法,具有神话和社会人生哲学色彩。

而目前沈飞能追求的,全真龙门伍柳派和南宗五祖的内丹法,按萧天石《道家养生学概要》的分类,只是“渐法三乘”里的“其中下乘者”而已,“以身心为为鼎炉,精气为药物,心肾为水火,五脏为五行,肝肺为龙虎,精为真种子”的丹法,离“最上一乘”还差着十万八千里的。

可是正因为陈抟的丹法属于“最上一乘”,普通人根本无法修炼,全真开派以来,才会尊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而忽视陈抟,据现代学者蒙文通考证,刘海蟾其实是陈抟的传人。那记载张伯端在四川遇上刘海蟾而得道就很可信了,照这样推算,南宗的传承也可以上溯到陈抟。

后世全真派宣传影响渐大,刘海蟾的师父被安到了吕洞宾身上,凭空长了一辈,导致目前介绍刘海蟾的资料都模糊了生平年代。不过按后世道派的归类,南宗北宗都归入了只修内丹,而且是“下乘”丹法的全真派,和修符箓的正一派相对应,这些内部的传承关系也就无关紧要了。

妙谛大师说:“我们四十年来在侠客岛多是参详《侠客行》,也稍涉及过内丹术,只是没有想过修炼。晚唐以来内丹家多主张三教合宗,不过三教经典著述浩如烟海,要选出有助于内丹修炼的典籍不啻大海捞针。若真能从南宋时全真传承中获得内丹之术,老衲也不吝学薛道光真人”,薛道光就是弃佛入佛拜石泰为师成为南宗三祖的薛式,这决心够大的。

沈飞心中一动,说到仙佛合宗的典籍挑选,伍柳派内丹术是现成的,还有现代张至顺按自己实修的经验编选的道藏选读《炁体源流》,又有《碧血剑》世界官方整理的中国思想史巅峰成果和《点道为止》修炼体系可以参考,整理出一套普遍适用的内丹修炼体系不难办到。

当既沈飞把完整的全真派内功从《全真大道歌》、《金关玉锁二十四诀》直到《先天功》都共享给了几人,又分享了《九阴真经》上篇内功和梵译汉的总纲,这些内容让两位岛主和妙谛愚茶都大开眼界,惊叹高妙。

尤其是其中的“化心魔为神通”的法门在内丹打坐入静这一步摒除私欲杂念,退出识神,开玄关显元神非常有用。“识神”可理解为后天常意识,“元神”可理解为先天潜意识,“元神”一动,化为“真意”。

还有其中的“闭气大法”结合武当张三丰《蛰龙吟》和陈抟《希夷先生胎息诀》,经过众人研究讨论,还原了整经卧禅胎息的睡仙功原貌,是不是和陈抟的一样不能确定,但是功效绝对不逊,对这样的好东西,沈飞用的系统优化,不过这要修成金丹以后才有的效果,目前练习和一些后天养生术差别不大,功效大减了。

龙门派张静虚的传承远不如后来传至伍冲虚形成伍柳派时详细,沈飞和完颜萍、杨灵月交代了一下,沈飞穿越回了《碧血剑》世界,找到同样是全真派出身的马真一,向他询问了伍冲虚的情况,这时伍冲虚的著作已经出版,没有满清入关也就没有避入山中的必要,找人方便多了。

把事情告诉了崇祯,先搜集伍冲虚的几部著作,里面有参引的佛道典籍。再动用国家的力量,在马真一的引荐下找到了他,拉入了江湖司,当面向他本人请教了丹法。再穿回现代,又搜集了柳华阳的两部著作和《炁体源流》,来回共花了二十万成就值,不过得到完整的伍柳派理论是值得的。

到这一步只整理了仙佛合宗,还要加入儒学思想成果,儒学修养致于技击,乃至一通百通,没有比俞大猷和唐顺之再好的例子了,不过论思想史发展的巅峰,还是在《碧血剑》世界的晚明。

沈飞想起了崇祯的护卫营统领张渊在随崇祯从皮岛返回时,在山东书院开导只爱习武不喜读书的学生说的话,张渊的论述,纯粹是从儒学理论出发的,以这种理论为基础创立儒学修行体系再合适不过了。

张渊当天首先是引用俞大猷以儒学比喻武术的话“棍法如士者之读四书,四书既明,六经之理自明。棍法既明,鎗钯刀牌狼筅诸技之理尽得之矣”。

张渊当时论述儒学理论指导和心性磨炼对武艺的重要,那一句句话,又在沈飞脑海中盘旋:

“大学开篇便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就是最根本之道理,明了这个道理,日日琢磨,方能日日新,日日有所进,方能止于至善。这武艺也有明德,也有至善,你可曾明白?”

“武艺之明德,只是一句话‘致人而不致于人’,要调动对方,让对方为你所用,而不能为对方所调动。”

“做到后发先至,顺人之势,借人之力。要慢时稳得下来,稳如泰山。要快时,快得上去,能如电闪。似进而实退,对方以为你退时又出其不意而突进”。

“而最精要之点,无非十个字:乘他旧力略过,新力未发”。

“不仅是要明了熟习技击套路。而且在心性上便要磨练。静得下心,沉得住气,耐得住屈,顶得住险,心要如明镜,对纤细至微之动静,也能明察秋毫。又要有果断雷厉之气魄,认定时机,便能施出雷霆一击的手段”。

“如此才能做到‘乘他旧力略过,新力未发’,故此技击,尤其是兵器上较量,不仅是斗力,也是斗智,更是斗心。真正到境界高,斗的必定是修身功夫。而这修身功夫,却都在四书五经之中”。

“就如《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就这一句话,你便琢磨百遍千遍也不嫌多”。

“你练棍法,练武艺,能知何处当止么?只是知止一节便是大学问。便是知何处当止,你又能真止得住么?知止而能止便要大毅力。

知止能定之后,方能求静。心静气凝,于喧闹场中亦如万籁俱寂,万物纷乱而不能扰,声色环绕而不为所迷,旁人欺辱而神不躁,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如此方为安。

心之安宁,无论身处松懈无忧之乐土,千钧一发之险境,胜败攸关之隘口,皆能心细如发,思虑清明,如此方为能虑。思虑之后有所得,所得或用于平日之苦练,或施于对战之临机。苟日新,日日新,又何愁你技艺不精进”?

play
next
close